全國24小時服務電話
15098869768 (微信同號)
濟南卓越雕塑藝術有限公司
地 址: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濟北開發區
手機:15098869768 微信同號
網址:www.chaotech.net
城市雕塑是一個城市文化的重要體現,在現今社會更是體現一個城市水平的重要載體。但由于城市雕塑的發展沒有系統的規定,使得近年來的城市雕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以下筆者就圍繞城市雕塑近年來所產生的問題具體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一、城市雕塑的定義
城市雕塑是一個獨特的藝術稱謂,是相對與傳統概念中的那些一般存在于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中的小型的“架上雕塑”而言的。它的首要或是唯一的存在特征即是與城市空間環境緊密結合,與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建筑風格等特征相協調一致的雕塑樣式。它在高樓林立,道路縱橫的城市中,起到緩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帶來的擁擠、阻塞和呆板、單一的現象,有時也可在空曠的場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裝飾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現而使城市的景觀改變,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嚴肅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門如市政廳或政府機構下令,由屬下的有關美術或雕塑的組織具體負責籌劃、實施,通過招標或專門邀請某位或某幾位雕塑家進行創作完成。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場所,如道路、橋梁、廣場、車站、碼頭、戲院、公園、綠地、政府機關等處,它既可以單獨存在,又可以與建筑物結合在一起。后者一般是作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樓、廳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裝飾,和立于街心或廣場上的紀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師合作完成。城市雕塑的題材范圍較廣,但凡與該城市的地理特征、歷史沿革、民間傳說、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等有關聯者皆可創作并建立,有的甚至與此無關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給人以審美價值者也可以采用。優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們視為該城市的市標。
二、當前中國城雕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粗制濫造的,類似建筑行業中“豆腐渣工程”的所謂“城雕”,在全國一些大中小城市甚至鄉村隨處可見。在一些地區,還出現了專門配套生產,即時組裝“抽象雕塑”的工作和銷售商店。南方有一家專門批量生產“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抽象雕塑”工廠,將該廠生產的各種類型“抽象雕塑樣品”,標價刊登在有影響的國家級雜志上,結果“效益極好”,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批量生產的“抽象雕塑”,而不管與具體環境適不適合。
其次違背城雕創作的藝術規律。例如,現在全國一些城市里,人們到處可以看到仿歐美之風的所謂城雕,原封不動地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塑,放大后安放在城市當中,以為這樣就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實際上卻營造了一種殖民文化的氛圍。還有些城市搞所謂“標志性”的城雕,在歷史和文化內涵方面與所在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不相吻合。如長沙市新擴建的芙蓉路,在很短的時間里建立起來的一些雕塑作品,大多與長沙市源遠流長的歷史與文化內涵相距甚遠。如以耗巨資新建的1 5米高的鍛銅雕塑《瀏陽河》為例,安放在芙蓉廣場中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破壞了環境的美。從造型上看,作品中的人物重心往后倒,動態扭捏作態,人物上身短,下身超長,腳比腿粗,手小不合比例,身上的肌肉長得像拳擊運動員,人體結構上有嚴重毛病。
一件城市雕塑安放地城市的某個特定的空間中,應與安放的環境空間協調和諧,互相襯托,從而達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環境美的作用。另外,要能讓人覺得雕塑的每個不同面都很美,都很有欣賞和審美的看頭??墒?,這些年來新建的一些城雕作品中,卻有一些缺乏美感,令人倒胃口的作品,這一類失敗之作大都出自不懂雕塑造型藝術特點、不具備做雕塑能力的人之手,雕塑家的作用被否定,是造成當下城市雕塑“豆腐渣工程”泛濫成災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所謂的“城雕”不但造成了對國家資材的嚴重浪費,而且成為污染環境的“城市垃圾”,已開始引起民眾的嚴重不滿。據業內人士估算,這些年來,全國遍地開花的城雕建設,每年耗資恐怕是成億計算。
第三,部分雕塑家不講職業道德和長官意識的獨斷專行。把搞城雕創作當作大量撈取錢財的手段,互相勾結,壟斷城雕業務,為了快速“出成果”,而不講城雕創作質量。有的甚至是名氣很大的雕塑家,將雕塑工程轉包給業余作者或能力很差的學生去做,有的甚至將自己從事城雕創作的資格證書轉借給一些“雕塑公司”,坐地分錢。長官意識的獨斷專行,不按城雕創作的藝術規律辦事。有的長官認為自己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因此,根本不把雕塑家和環境藝術家放在眼里。有的長官雖然表面上裝得很“民主”,很“尊重專家”,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尊重專家。長官一票就可以否定十幾位專家評審雕塑設計方案的集體意見。對于中央和省里制訂的城雕管理法令,他們認為都可以不執行,竟要求雕塑家按建筑高樓大廈的高速度來搞城雕創作,搞蠻干。
第四,城雕建設中沒有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原則,也是造成劣質城雕泛濫成災的重要原因。這些年來,凡是城雕抓得比較好,“豆腐渣工程”少的如北京、上海、西安、青島、深圳和廣州等城市,都是由于該城市的領導能嚴格按照城雕管理法令辦事,尊重專家意見,尊重藝術規律。美國的《國家紀念碑》雕塑,做了14年;俄國4米高的《彼得大帝紀念碑》,做了12年;北京的《人民紀念碑》,花5年時間創作完成;深圳的城標《開荒?!纷隽?年多,珠海市的城標《珠海漁女》,由3位知名雕塑家創作了1年多的時間。而長沙市芙蓉路的15米高的雕塑《瀏陽河》,只花了3個來月的功夫就建成了,被業內人士稱為城雕中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按長官意志辦事,城雕工作中就一定會出亂子。不但在創建豆腐渣城雕時要花大量錢財,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拆除劣質城雕的時候,也要花費大量錢財,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造成了雙重的浪費。
第五,輕視城雕理論建設是造成城雕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比中國畫、油畫等各界重視理論探討和理論建設,全國城雕委好像不太重視理論建設的問題。從未召開過有關城雕的理論研討會,不能及時抓住好壞典型向中央有關部門匯報,以至于使問題越積越多。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了對城市雕塑的需求也急劇膨脹。但由于缺少城雕理論上的支持,也缺少有力的監督致使很多城市的雕塑缺少內涵同時也不注重城市、區縣、街道,不分環境,不分城市、地區的大小,不考慮本地區的歷史、文化、風俗特點,一味追求所謂“氣派”(高、大、全),“一流”(攀比之風);一味模仿西歐16-19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古典雕塑(其模仿水平又不高)?;蛘呙つ孔非笏^“現代抽象”時尚,這些所謂的雕塑,毫無美感可言,它既破壞了自然,破壞了城市的美化,又浪費了錢物,污染了文化、渲染了奢侈、浮躁的價值觀。
三、城雕發展要走向市場,從如下幾點做起
1、改進管理機制
要從根本上杜絕劣質城雕的出現,至少應該從兩方面下功夫:
第一,建設部和文化部已經對城市雕塑資格進行控制,給合格的人發證書。這是一種資格認定的機制。第二,叫做市場準入機制。每個城市,都應該有一個以專家為主,也有官員和普通市民代表參加的,能夠在文化、藝術、陳設等方面對城市雕塑進行強有力的集中管理的機構。把每一個城雕作品,都在設計階段開始就納入這個機構的管理視線,對之進行持續的審視,直至安裝成功。同時還應該建立退出機制。建立一個鑒別、清理組織,專門負責巡視、監督城市里出現的劣質城雕,發現一個,采取措施清除一個,直至所有人都不甘把自己的錢再白白地浪費在炮制劣質雕塑上為止。
2、尊重城雕藝術的創作規律
城市雕塑是三維空間的藝術,它不同于二維空間的繪畫,只需讓人們從正面一個角度去觀賞,城市雕塑具體安放在城市的某個特定的空間中,例如城市廣場,休閑的娛樂場所形成的特有的空間之中,不但具體安放的環境空間要營造成協調和諧,互相襯托,形成雕塑能增添環境的美;而且原本就優美的環境,也能烘托出雕塑的美,從而達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環境美的作用。每件城市雕塑的創作應當尊重藝術家的設計理念,長官不應該憑個人的喜好或為了取得所謂的政績來刪改藝術家的創作成果。每次的雕塑創作應該組織有經驗的雕塑家來審批該作品,或者利用當今社會發達的網絡世界,將雕塑原稿放到網上去,讓廣大民眾來投票或點評,綜合一些有用的意見來改進這雕塑的不足。
3、藝術家的職業道德
關于藝術家的職業道德問題,主要是個人的意志很難左右。這個問題的解決也是要從機制上下手,像上文所提及的那樣建立一個監督機構,每發現一個劣質雕塑便堅決地曝光,在報刊雜志或網絡新聞中報道。這樣每個雕塑家才會兢兢業業的去對待每個雕塑,長期下去,才能與劣質絕緣,而精品城雕則層出不窮!
4、樹立城雕建設中的“百年大計”和理論建設
城市雕塑建設中的“百年大計”是一項事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所謂“發展空間”,集中地體現在規劃上面。規劃是對未來形態的描述和設計,是多種學科知識在特定地域空間的體現。要建設城雕中的“百年大計”就必須從規劃上下手,把雕塑同建筑、市政、公用、園林等要素視為一體,統一納入規劃的視野之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從根本上確立雕塑在建設中應當具有的地位。
四、中國城市雕塑近年的走向
隨著人們對城市雕塑認識的逐步加深,也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日益認識到了城市雕塑所在城市環境、文化發展的整體關系,認為城市雕塑納入城市規劃之中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當前中國城市雕塑的走向應當是大力改革當今的城市規劃和管理。城市雕塑建設主體和機制的建立,使小康的社會發展不再是跳躍式的,散亂無章的,而是有機的在整個城市大環境的綜合系統中協調發展的模式。我們中國城市雕塑應該向國外好的城市雕塑學習,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發展規律的行之有效的運行方式。同時我們應當運用20世紀40年代以后成熟的活動雕塑樣式,運用機械、風力、光電,磁性等技術手段,極大地改變雕塑的傳統模式。藝術家通過新的綜合技能的把握,利用新的介質創造的城市雕塑,將會為我國城市生活和環境空間帶來更新、更美的變化。未來中國雕塑的走向應當是從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開始,運用現代的雕塑樣式,結合以后成熟的活動雕塑,創造出未來具有中國特色,代表現代城市科技或人文自然的城市雕塑。